今天在網路上看到的,一個滿會讀書的人所寫的讀書方法...可供參考
比較重要的是他提到一個概念也是我所認同的
"聯考的最重要策略就是每科要平均。有不少學生會想集中火力專攻某一科,希望用強科來補弱科的失分,但九五成以上是失敗的。"
"所以千萬不要有這種強科補弱科的做法。這樣的結果通常是總分很難看。
你也許不贊成,說有加重計分等因素。但重點是加重的科目你能比別人多考多少分呢?
除非不計分的科目,不然避免失分才是重點。另外你可以看一下比較好的學校加重計分反而較少,
同時你也不曉得到時候會填哪一個科系,到底加重哪些。所以大考前的準備反而是先唸弱科。"

先唸弱科可能是大家覺得"太冒險"的作法。
但是如果你的弱科跟人家差太多,真的必輸。因為你自以為強的科,不見得真能如你的預期,赢人家那麼多。
例如第四次模擬考,有人國文只考二三十分來說,你的國文分數遠遠落後中等程度的人20分,更別說國文中上的人隨便單科就可以40~50分之譜打死你。
如果你是一個平均的人,各科都追求五六十分的及格標準,面對單科強者,頂多他的強科你才輸10~20分。

作者還提到一個"平均"的概念也跟我先前跟同學提過的一樣:
"大學聯考的考題因為要有一定的鑑別率,所以不能出得太容易或太難。最常用的模式就是出10-15分的送分題,15-20的基本題,40中階題目,20-30左右的進階題。但重點是這些題目會落在那個章節題不一定的,可能今年基本題落在第五章,明年是第十章類似這樣,所以讀的時候要先把各章節基本的東西先看完,而不是把一章唸很熟,而其它章節完全沒戰力,這樣的風險是非常高的。
當年我就是統計部份沒什麼戰力,出一題送分題變成我送給聯招會。跟各科的要平均的原則一樣,單科的各章節也要平均。"

作者的原文在下列連結,但我相信不少人根本沒耐心看完。我希望有空你可以看看,這不是"老師說的",
所以為反對老師而反對的人,可以不需要反對,參考一下一個過來人的意見。
http://blog.roodo.com/soaringfly/archives/2930033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mi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